|
|
|
贵州化屋村民的“金饭碗”守护好山水时间:2023-03-28 清晨一早,老杏树人家农家乐老板尤荣学便早早开了门。清洗腊肉、采购农家蔬菜,为中午的饭席作准备。 在贵州毕节黔西化屋村,吸上一口乡村的新鲜空气,摘一把不打农药的小油菜,炖一锅地道的土鸡……这些都在吸引着客人们来到尤荣学的农家乐亲近自然。 “随着天气转暖,到3月份便迎来旅游旺季,化屋村的游客就会越来越多。”尤荣学说。 去年5月,尤荣学改造旧屋开始从事农家乐生意。以门口的老杏树为名取名老杏树人家农家乐。依托化屋村山水画廊风景,吃上了“旅游饭”。 “开农家乐,很早以前就有这个想法的,老杏树人家也是我和侄子合伙开办的,去年疫情生意受了影响,今年我们准备在农家乐的基础上打造露营基地实现吃住行一体化。”尤荣学提到,随着游客的慕名而来,开办农家乐打造露营基地,能切实解决游客吃饭问题,也能留住游客在自家门口赚钱。 循着杏树往江边看去,800平方米的草坪空地就是尤荣学下一步的露营基地选址。“现在露营基地很火,弄好了以后周边的游客带着小孩过来也可以露宿江边,看看山看看水。留住他们的同时也为我们增加额外的收入。”作为土生土长的化屋村人,尤荣学直言现在和过去相比,不只收入上涨了,村民的素质和意识也越来越高。 “去年我明显地感觉到我们村的山水环境都更好了,村民素质也提高了。大家更加懂得我们是靠山水吃饭的,必须要保护好山水。”他谈及,在雨季的时候,村民们都会自发开着游船去江上打捞垃圾,也会主动宣传保护环境的理念。今年全国两会上,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,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。“为了吃好这份旅游饭,村里人都在努力。”尤荣学自豪地说。 |
|
|